邹煜,计算语言学博士,媒体语言学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主任。曾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媒体语言资源建设与监测、互联网信息内容计算与智能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其中英文论文16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舆情生态治理下的政务新媒体传播路径及效果研究》、国家语委项目《汉语新词语的使用及其规范研究》、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语言监测的广播电视语言规范研究》和国家重大攻关团队培育项目《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语言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建设》等二十余项。著有《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一个时代变迁备忘》《家国情怀——语言生活派这十年》《英国语言生活见闻录》等,主编《2017汉语新词语》《2018汉语新词语》等,合作主编《2012汉语新词语》《2013汉语新词语》《2014汉语新词语》《2015汉语新词语》《2016汉语新词语》《播音员主持人最易读错的100个字》《播音员主持人最易读错的100个词语》《电视新闻字幕中最易写错的100个词语》《中国媒体关注度报告2016》《中国媒体关注度报告2017》《中国媒体关注度报告2018》等。
王林,曾任职国家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现任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教育阳光招生平台专家委员会相关工作。在成人语言交际,语言沟通艺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功底。
2018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喻梅副教授接受聘请,担任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喻梅副院长常年深耕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播音主持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过硬的人才。喻梅副院长担任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后,将指导我会播音语言艺术教育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喻梅,博士,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从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播音主持史、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综艺节目主持、口语传播、诵读、配音等方面。参加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播音主持人才选拔路径与机制构建》《播音创作之“变”与“不变”》《广播电视播报三议》《播音主持20年》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
2018年10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博士接受聘请,担任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天伟博士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领域研究,将指导推动我会语言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提升。
张天伟,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包括句法学、语言政策、语言与认知、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发表论文数十篇,相关文章在《光明日报》等国内顶级报刊发表
赵欣,副编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主持编辑部主任。2004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播音员。
2004年加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核心教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训练教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简明教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播音主持实务教程”“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播音主持基本功训练掌中宝”“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前辅导丛书”“关键期语言教育专家”“少儿播音主持入门训练”“儿童语言发展系列丛书”“‘我们爱朗读’系列丛书”“表演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新闻传播专业‘十三五’规划教程”“影视艺术类专业精品课教材”“影视艺术类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等上百种专业图书。近百种图书被400多所高校选为专业教材。
编辑出版的《影视配音实用教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新闻心理学概论(第5版)》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语音发声(第3版)》《视听语言(第2版)》等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畅销图书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优秀员工。
杨小锋,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影视与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负责人,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教育部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副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中国语文报刊研究会语言艺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四川省诵读艺术学会副会长,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播音史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成都传媒集团播音员主持人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播音主持、朗诵、演讲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电视》《语文建设》《新闻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韩]《国际言语文化》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编著等各类著作10部。代表性成果有专著《语言艺术发声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编著《教师发声训练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用教程》(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主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执行主编《传媒艺术教育探索(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年)等。
范崇高,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词汇、古代文献整理和语文教学研究,先后承担古代汉语、汉字文化、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1985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11/2014/2017三版社科综合、教育、语言三类的评审专家、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委会“中文学科组”专家、成都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省级2项、厅级3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改项目1项。
曾获成都市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次。